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一致性是国内多数制造业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
制造业企业真正创造价值的环节是产品的生产阶段,但实际情况却普遍存在增值环节时间比例过低。如何避免怠工、提高生产效率,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的竞争要素之一。
1.问题分析方法
基于需求,面向生产效率的问题分析主要包括问题 时间 定位、问题 空间 定位、问题 资源 定位、问题 影响权重 、问题 结构 、问题 发展趋势 、问题 解难约束 以及问题 分析检验 等组成问题分析八维向量空间。
具体评定则需在问题分析空间确定空间问题锥点,并通过空间顺序 映射 简化为一维问题集分析流程。
2.生产过程问题分析
狭义 的生产过程可以理解为产品全生命周期中,从物料采购开始到产品交付用户使用及相关服务结束的系列活动集合。
生产过程或内部生产物流中与生产效率相关的问题, 主要集中 在基于组织内部或组织之间信息集成的过程冗余分析、非增值子过程/活动的识别、过程/活动耗用资源负荷的失衡、过程/活动耗用资源冲突等。
具体应用问题分析 多维向量空间 进行问题空间锥点核定,基于生产过程及物流各层次自上而下,确定并简化生产过程特定问题集。
3.面向生产过程的瓶颈问题评估
面向生产过程的瓶颈问题评估具有三个层次:特定问题集的问题 关键实现性评估 、特定问题集的问题 相关子过程/活动关键冲突性评估 、特定问题集的问题 相关资源关键失衡性评估 。
特别指出的是,生产过程中瓶颈问题可以动态转移。而且,一个瓶颈问题的解决必然带来另一个新的瓶颈问题,也相应导致问题的循环评估与效率改善活动的 螺旋式进行 。
4.数据采集与统计方法
由于制造系统的复杂性和生产现场的随机性,因此必须要引入 定量化方法 进行测量,而这些都源于生产现场数据实时有效的采集、统计和分析。
数据采集 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定量化问题分析、企业诊断与效率改善的实施成效。
作为分析与决策的主要依据,数据采集还需具有与问题分析相对应的层次性,即 数据源 应具有层次性,而 数据粒度 应具有相关性。
在进行 现场调研 前,应确定好数据的层次结构和相关程度,并预先设计可行的数据准确度和精确度。如果资源允许,应进行预试验。
5.生产能力测量
生产能力 是企业固定资产/资源在一定时期内,在正常的技术和管理组织条件下,经过资源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产品的产出量,一般分为 理论生产能力 和 标定生产能力 。 生产能力测量 是制造绩效测量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更是效率改善的基础,现有研究工具主要包括 标杆管理 、 层次分析法 、 数据包络分析 、 多元统计回归算法 等实现定量化生产能力度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其他网站的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