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良品,那么如何对这些不良品进行处理呢?本文主要讨论线束不良品的处理程序及措施。 一、我们在工作时要: 【手到】依据程序、规范正确操作;【心到】a、有什么更好的方法?b、有什么可以改善的?【眼到】看清了做;看看产品有无瑕疵、有无不良?看看作业有何错误?
作为一名管理者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参与生产,而在于是否能够在生产现场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有效地使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具体程序: 案例1: 生产现场经常遇到不良品混入生产线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加强了检验,要求主管人员增强责任意识,经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是没过多久,不良品混入生产线的问题又重复出现,并且屡改屡犯,总经理召集各部门开会讨论这个问题,要求找出责任部门写出纠正和预防的报告来规避此类问题的再度发生,替罪的部门终于费力的找出来了,可是实际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为大家并不明白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和导致的后果是什么?有没有进行自检? 事情根因找到了并采取有效措施,跟踪验证效果,持续整改,我们还需要将有效措施进行标准化,把需要做到的事情按步骤记录下,要求每个部门(含供应商)都严格地按照此方式运行,问题点才能得以控制。 其实生产现场可能出现的的许多问题(不良品的混入、作业流程流程的不顺畅、安全事故、设备故障、资金积压等)如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都会导致公司战略的失败。 在解决生产问题时,需要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源。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明确要达到的目的后,再思考究竟使用什么样的技巧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另外我们还需要对实施后的举措进行效果跟踪,逐步将有用的经验标准化,后续类似问题便可举一反三解决。 改善问题的一般流程: 案例2: 护套线序错乱。护套插孔从几个到几十个的都有,工人在护套穿线时不停的长时间作业,且孔的数量较多,或看错护套定位方向,很容易不留神把线的顺序插错了,本来要插这个孔的线却插到旁边的孔里去了。导通检测错路,拆下包扎返工退件重新插孔。此类问题屡屡发生,原因是没有防错方案(工装),比如多孔护套按照回路图分工多人流水插线。 二、 为了进一步提升品质和工效,使员工在良好的环境下安乐工作,就少不了5s管理。 整理: 1、仓库中是否有公司成立以来都未曾使用过的物料。 整顿: 1、工具类是否随时可拿到的状态。 清扫: 1、通道是否有标志明示,是否畅通。 清洁: 1、作业员的外表是否给人不快的感觉。 素养: 1、工作场地是否有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现象。 案例3: 某高端商务车低压线束试制过程中工艺不严谨,保险丝盒内螺栓固定时没有明确使用工具和扭矩值,线束装在车上紧固件松动、接触不良导致烧车。经查:应当按标准使用扭矩扳手上螺栓紧固(工艺未要求),实际使用十字螺丝刀;应当使用M8*10外六方+十字螺栓紧固,实际使用M8*8外六方+十字螺栓紧固(物料混放)。技术工艺考虑不周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整改措施为现场不允许出现不该有的工具,扭矩扳手已严格按照标准值设定力矩,相似物流不在一起存放,加大检验力度等。 三、无论操作工或者质检员在线束加工过程中,发现了不良品也可按照特殊规定流程来操作,下面以发现尺寸不良为例说明: 1、当操作工发现问题时 发现尺寸过短,首先查找不合格原因,与检验员沟通解决,防止批量不良品,并将尺寸短的直接报废,不得与合格品混在一起转入下道工序;尺寸长的由岗位班长安排用剥线钳返工,检验员确认是否合格。 2、当检验员发现问题时 抽检发现不良品,要求立即查找原因并整改,并将不良品进行评审处理,如果出现批量不良品,应立即停机整改,并上报直属领导。 返工仅仅是在出问题以后开展的补救,我们要做的是平时的改进和持续的提升,产品的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靠检验出来的。 四、品质意思的培养 案例4: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在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尽用软料,干的活也很粗。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老木匠震惊的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还会这样吗?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从本案中大家会受到启发:我们要把产品当做为自己生产的,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案例5: 车间做样线时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工艺人员没有跟进,操作工遇见问题怕麻烦修修补补就过去了,也不反馈,口头反馈的问题解决了,也不维护工艺下次又出现……。线束厂这样发展下去最终会走向破产。 品质意识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在主观上追求产品质量更好或工作质量更好。 产出不良品并不可怕,怕的是不良品产出了还不知道原因在哪?如何规避?我们要严格按照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五个阶段要求去做,促进与设计每一个人的联系,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满足客户要求,达到客户满意。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部分内容,来源于其他网站的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